顆粒機飼料生產常見問題---上
生產中,顆粒飼料產品有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外觀質量缺陷?,F將顆粒飼料中常出現的加工缺陷歸納如下,并分析缺陷產生的原因,提出各種改進措施。
1. 顆粒彎曲且一面呈現許多裂紋
1.1 產生原因:這種現象通常是在顆粒離開環模時產生的。原因有:①當切刀刀口位置離環模與壓輥嚙合區表面較遠或切刀平面與嚙合區切線角度不合理或刀口較鈍時,顆粒從??讛D出時是被切刀碰斷的或撕裂而非被切斷的;②減壓孔過大。這2種情況會造成有部分顆粒彎曲且一面呈現許多裂紋。
1.2改進措施:①增大環模的壓縮比,增大環模、壓輥對物料的壓縮力;從而增加顆粒料的密度、硬度和強度;②提高粉碎細度;③如果添加了糖蜜或油脂應控制添加量并改善糖蜜或油脂的散布均勻度。以提高飼料的密實度,防止飼料松軟;④調節切刀與環模表面的距離和角度;⑤使用較比較薄的切刀(1~1.2mm厚的錳鋼片性能較好)并且生產過程中磨損后要及時磨鋒利;⑥必要時使用粘結劑,改善顆粒料內部的結合力;⑦減壓孔直徑與有效孔直徑差應控制在0.2~0.4mm。
2水平裂紋橫向貫穿整個顆粒
2.1 產生原因:與顆粒彎曲顯現類似,裂紋發生于顆粒的橫切面,只是沒有彎曲。其產生原因主要:①含有較多纖維的蓬松飼料制粒時,由于其中含有比孔徑長的纖維,當顆粒被擠出后,因纖維的膨脹作用使顆粒在橫切面上產生貫穿的裂紋。②調質溫度低或時間短,調質不充分,飼料熟化度不夠。③粘結性原料含量過少。④調質后水分高。
2.2 改進措施:①增大環模的壓縮比,增大環模壓輥對物料的壓縮力;從而增加顆粒料的密度、硬度和強度;②提高粉碎細度,使其中最長的纖維長度不超過粒徑的三分之一;③降低產量以減小飼料通過??椎乃俣?,增加密實度。④提高調質質量:加長調質時間,或使用多層調質器或高效調質器。⑤當粉料的水分過高或含有尿素時,也可能產生樅樹皮狀的裂紋,應控制添加的水份和尿素含量。
3 顆粒產生縱向裂紋
3.1 產生原因:①配方中含有蓬松而略帶彈性的原料,在經過調質是會吸水膨脹,經過環模壓縮制粒后,會因水分的作用及原料本身的彈性而彈開,產生縱向裂紋。②環模壓比過低。③調質溫度低或時間短,調質不充分,飼料熟化度不夠。
3.2 改進措施:①如果有必要而且配方成本允許,調整配方。②使用較飽和的干蒸汽降低粉料調質后的水分。③降低產量或加大壓縮比,盡可能地延長飼料在環模中的時間;④有必要時添加粘結劑,也可以減少顆粒產生縱向裂紋。⑤提高調質質量:加長調質時間,或使用多層調質器或高效調質器。⑥必要時增加后熟化工序。
4 顆粒產生輻射式裂紋
4.1 產生原因 這種外觀主要是由于顆粒中含有較大的顆粒,這些大顆粒在調質時,很難充分吸收水蒸汽中的水分和熱量,不象其它較細的原料那么易軟化,而在冷卻時,由于軟化程度不同,導致收縮量的差異,以致產生輻射式裂紋。
4.2 改進措施:①控制原料的粉碎細度和顆粒均勻度。②使調質充分均勻,讓原料各組分都能充分均勻軟化。③減少冷卻風量,延長冷卻時間。④必要時增加后熟化工序。
5 顆粒表面凹凸不平
5.1 產生原因:飼料中的表面凹凸不平,影響了飼料的美觀,投喂到水中,飼料各部分的耐水性不同,使飼料在短時間內潰散。原因在于:①制粒的粉料中含有沒有粉碎過或半碎的大顆粒原料,調質過程中未能充分軟化,在通過??讜r就不能很好地和其它原料結合在一起,使顆粒顯得凹凸不平。②調質后的原料中夾雜有蒸汽泡,蒸汽泡使飼料在壓制成顆粒的過程中產生氣泡,當顆粒被擠出環模的一瞬間,由于壓力的變化導致氣泡破裂而在顆粒表面產生凹凸不平現象。任何含有纖維的飼料皆可能發生此種情況。
5.2 改進措施 :①妥善控制粉料的細度、改善調質效果從而在調質時使所有原料都能充分軟化。②對于含纖維比較多的原料,由于容易夾雜蒸汽泡,因此不要在這種配方中加入太多的蒸汽。
6 顆粒出現腮須狀
6.1 產生原因 如果加入的蒸汽量過多,過多的蒸汽游離于纖維或粉料中未被充分吸收,而在顆粒擠出環模時,因壓力的急劇變化蒸汽泡爆裂而將纖維或顆粒原料凸出表面,形成腮須,尤其在生產高淀粉、高纖維含量的飼料時,使用的蒸汽過多,情況越嚴重。
6.2 改進措施 改善調質質量。高淀粉、高纖維含量的飼料,應使用(0.1~0.2MPa)的低壓蒸汽。蒸汽壓力越低,開始凝結的時間越短,有利讓蒸汽中的水分與熱量能充分釋放給飼料吸收。假若蒸汽壓力太高,帶壓的蒸汽進入調質器的瞬間易出現閃蒸,在溫度降到100℃之前不會則蒸汽不會凝結。于是有部分蒸汽儲積在調質后的飼料原料中,當制粒時就導致上面所述的腮須狀顆粒效應,總之應特別注意蒸汽的壓力調節。另外要注意改善調質質量讓添加的蒸汽充分被原料吸收。